一、老鼠的危害
1、盗食并污染饲料
•盗食
老鼠被认为是畜禽饲料的主要竞争者。一只老鼠每天大约要取食相当于其体重10%的食物, 即一只体重250克的老鼠,每天需取食25克左右的食物。由此计算,一只老鼠可每年消耗饲料约9.1千克,若养殖场内有1000只老鼠,则每年因老鼠盗食损失的饲料达9.1吨。
•污染
每只老鼠一年要排泄数万次,脱落几十万根毛发,这些污染源大部分会出现在饲料中,据统计,被老鼠污染的食物量是其取食量的3-5倍。这些被污染过的饲料同时也是鼠传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。
2、传播疾病
老鼠是多种畜禽传染病的携带者和传播媒介。如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,以及猪瘟、□蹄疫、伪狂犬、弓形虫和肠道传染病等,这些疾病可以通过与老鼠的接触,食用被老鼠污染的饲料,及被鼠体外寄生虫叮咬吸等方式传播,极大的增加爆发传染病的风险。
3、破坏建筑及设施
老鼠具有终生不断生长的坚硬门齿,因此有磨牙的习惯,一只鼠每周的啃咬次高数达25000次。对建筑、设施等的破坏力极强,每年损坏的水管、电线、保温和包装材料等的费用惊人。同时导致养 殖场所的断水、断电、火灾等事故频发,对其安全运营构成严重威胁。
4、骚扰牲畜,损耗畜禽产品
老鼠不仅与畜禽争食,还会偷食和污染畜禽产品,如肉、蛋、奶等。此外,老鼠还会对畜禽幼崽构成威胁,咬伤、咬死大量幼崽,使畜禽产生应激反应,从而影响其生产性能,影响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。
5、其他
老鼠的存在与否及为害程度不仅反映了一个单位的卫生状况,还反映着单位的公众形象。在食品安全问题日渐突出的当下,良好的卫生条件尤为重要。
二、老鼠的生物学特点
食性
杂食性,凡是能吃的东西都会被老鼠取食,不同鼠种有不同食物偏好性。
活动
老鼠的活动范围大,最远达150米。老鼠能游泳和潜水,会攀爬、跳跃及打洞。家栖老鼠主要在晚上活动,黄昏后和黎明前有2个活动觅食高峰。一年中活动受气候和食物的影响,一般在春、秋季出洞较频繁,盛夏和严冬相对偏少。因此一般将春秋两季作为灭鼠的重要时间段。
惊疑性和记忆力
老鼠对自己或同类的痛苦、不适、受伤等,会记住并回避引起这种不良经历的物体(如毒饵和捕 鼠器)及场所达数月。老鼠的这种特性使得一般的物理控鼠无法达到理想的灭效,同时它们还易对某些毒饵产生拒食。
搬拖食物
褐家鼠一天可以搬拖数公斤食物隐藏在洞内或其他隐蔽的场所。鼠药被拖动容易造成鼠药对于环境的污染,并增加其他动物误食的风险。对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如食品加工厂、畜牧场等,建议使用鼠饵站并配合可固定的穿孔蜡块毒饵,以杜绝上述风险。
繁殖力
老鼠有着惊人的繁殖力,它们性成熟早,妊娠期短,每胎可产多个幼崽,分娩后可立即发情,全 年都能繁殖。理论上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出上千只后代。
三、畜牧养殖场所常见鼠种
四、防鼠方法
任何事情都在预防,预防做的好,事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,因此养殖场要重视防鼠,其次是灭鼠!
1、环境控制
控制周围环境,避免畜牧舍内有吸引老鼠的食物。(大多数不可能)
2、机械控制/屏障
设置障碍物,阻止老鼠打洞。例如:
(1)地沟网:在下水道的出、入口加铁丝网,网眼直径不能大于1公分,防止下水道中的老鼠上下于管道中。
(2)防鼠门
可在重要地方的门下半截钉30_50厘米高的铁皮,防止老鼠啃坏门板,或加一道高度为60厘米的铁门,将老鼠拒之门外,最好做到整栋房屋防鼠。
3、缩小缝隙
将门与地面、门与门、窗与窗台的缝隙进行修理,使缝隙不大于06厘米,以防小家鼠窜入。
4、硬化地面
及时将破损的、没有硬化的地面进行修补,或将路面硬化,防止老鼠盗洞做巢
5、日常观察是否有老鼠的踪迹
舍内及其他场所是否有鼠害出没、饲料仓库及舍内有无明显鼠迹、鼠粪、舍内外建筑墙体及周边是否发现鼠洞、是否有饲料盗食现象。
6、日常管理
减少食源,管理好饲料,及时清理垃圾,减少水源,修复门缝和封闭孔洞,降低侵入频率;填、抹、堵鼠洞;
五、常见灭鼠方法
鼠类给畜牧养殖场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不可忽视的。目前使用的灭鼠方法可分为四大类,即物理灭鼠法,生物灭鼠法,生态灭鼠法和化学灭鼠法:
物理灭鼠法
即一般的器械捕杀,如利用老鼠夹、粘鼠 板、电子捕鼠器等。常用的有鼠夹子和电子捕鼠器(电猫)。用此方法捕鼠前要考察当地的鼠情,弄清本地以哪种鼠为主,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。此外诱饵的选择常以蔬菜、瓜果做诱饵,诱饵要经常更换,尤其阴天老鼠更容易上钩。捕鼠器要放在鼠洞、鼠道上,小家鼠常沿壁行走,褐家鼠常走沟壑。捕鼠器要经常清洗。物理灭鼠简单易行,但费时费力且不宜重复使用,且无法得到满意的灭鼠效果。
生物灭鼠法
即利用老鼠的天敌,如猫、鹰、鼬、蛇等动物捕食老鼠,或者利用老鼠的病原生物如(干毛线虫)将其杀死。由于天敌的作用有限,而病原生物有很大的潜在风险,所以现在生物灭鼠法仅能作为辅助手段。
生态灭鼠法
即改变环境,使之不适宜老鼠的生存,从而将老鼠驱离某一区域。如严格管理饲料,切断老鼠取食通道,消除老鼠可隐蔽和栖息的场所等。
最经济有效的化学灭鼠法
化学灭鼠法即使用化学合成的杀鼠剂来消灭老鼠。化学灭鼠法具有起效快,成本低,灭杀率高的特点, 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。
化学杀鼠剂按其起效时间可分为:急性杀鼠剂和慢性杀鼠剂。急性杀鼠剂虽然起效很快,但由于其安全性差,灭杀率低,现已被国家禁止使用。
慢性杀鼠剂又称抗凝血杀鼠剂,作用原理为阻碍老鼠自身凝血功能,鼠体内凝血指标下降20%后,血液不能凝结,最终鼠类会内出血死亡。
抗凝血杀鼠剂又分为第一代、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。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对老鼠的凝血效果较差,起效时间较长,且需老鼠取食多次才可致死,造成鼠药的浪费。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(如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杀它仗)老鼠单次取食即可致死,具有起效快,安全性高等特点。
死鼠如何处理
死鼠可用0.05%过氧乙酸或含有效氯1000mg/L溶液喷淋消毒,用量应保证鼠尸表面完全湿润,之后用塑料袋密封好,送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。处理完死鼠后要用消毒液消毒可能被鼠污染的场所并洗手消毒。
上一篇:18元1只小型烤鸭不必大惊小怪